




轧制过程中,车间内弥漫着大量粉尘,直接影响对红钢运行状态观察,
同时影
响环境卫生、危害职工---。粉尘主要集中轧制区,---是轧机出口导管处。
分析认为是轧制力大和轧制温度高,大量粉末状氧化铁皮弥散形成。原设计未考虑
除尘装置,各机架后也没有足够安装空间。为解决此问题,利用一定压力轧机冷却
水出口导管处形成水帘,吸收粉尘,粉尘随水排入沟进入沉淀池沉淀,即“水封除
尘”。
成品道次顶出口主要表现为东西两线钢材前端向切分带方向急剧弯曲,将导管前端的舌尖顶掉,或者钢材前端180°弯曲,发生堵钢故障。 造成顶出口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料型控制不合适。k4料充满不好,或k3料型过小,切分后东西两线前端---不对称,在17架孔型中变形不均匀,滚动进口导卫,且对切分带加工不好,滚动进口导卫是什么,进入成品道次产生顶出口现象。 k4、k3道次导卫间隙控制不合适或对中性不好,轧件前端弯曲或在切分时切偏,造成头部尺寸过大或过小,导致成品道次顶出口。 成品道次出口导管内腔尺寸过大,离轧辊相对较远,南通滚动进口导卫,不能有效阻止成品道次头部形状变化。 出口导卫安装不正,偏离轧制中心线。
针对切分轧制时切分导卫频繁粘钢进而造成堆钢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是切分导嘴设计不合理造成。原设计两片切分导嘴之间留给红钢空间偏小,切分导嘴分料棱与红钢接触过于紧密。而红钢塑性好,表面摩擦系数大,冷却水又不充足,一段时间后,摩擦脱落物逐渐积累,发生粘钢,进而堆钢。为此,滚动进口导卫公司,重新设计了切分导嘴,将分料棱改为圆弧过渡,增大过钢空间。切分导嘴上开出冷却水路,强制冷却导嘴。 改造实施后,切分导嘴粘钢现象---减少。针对随后出现切分轮---粘钢问题,改造切分轮压紧碟簧和加强维护,减少了过钢时切分轮弹跳。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157789a2.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81784647.html
关键词: